1、产品以app形式呈现,收入靠植入广告获得的。
2、产品提供免费体验,收入靠后期增值付费的。
3、产品的收入来自与平台分成的。
以上模式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以不同形式体现罢了。中国的手机应用市场超过三百万家,内容多而全,同质化严重,替代性也强。再者,国内大多数用户消费习惯–免费应用,用户黏性普遍不高。所以基于产品的内容的创作是生命力所在,也是关键突破点。拿早教app做个案例,
app产品运营总思路:
用户:80后家长(孩子10后),此类人群教育特征:
1、 独生子女初为人父母
2、 高学历
3、 时尚育儿
4、 注重亲子互动
5、 投资情商胜过智商
产品上线前,调查用户是谁?用户在哪?用户有什么需求?用户心目中的产品价格?这比单纯的埋头研发出很bug的产品,然后不断的自嗨产品有多棒强多了,企业得盈利,产品既要满足客户需求还要买的起。
上图显示了妈妈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角色,通过进一步调查家长学历/职业分布情况:下图为我的调查数据(调查样本小)
这是艾瑞咨询的数据(本科大专占8成),高学历,双薪家庭,企事业白领为主(用户是谁在哪)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亲子关系,推崇平等交流,关爱尊重的教育方式(用户需求)
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态度对比:父母教育态度趋近相同,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用户需求)
接下来就是找到她们,提供服务,测试付费意愿及价格,这个很重要。整个用户调查要占运营投入总时间的大概40%左右,而且要贯穿始终。用户调查要关心问题包括样本数量,调查时间,调查分组以及设置调查总目标,因为只有数据可量化,结果才有意义。
产品上线,用户来了企业网络营销推广,分为付费用户和未付费用户,所以调查线路也应随之调整。
付费用户中通过注册app账号购买了增值服务,到这里,产品的使命完成了吗?答案很可定“NO“,产品成交仅仅是好的开始,如何增强用户的粘性,以及更深层次的用户调查你做了吗?用户为什么买你的产品,产品卖点是什么,哪些卖点打动用户并促成最终成交,产品都有哪些功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等等,这些用户反馈能为运营人员就产品功能完善和迭代提供指导和工作思路。
未付费用户中,也许有的app下载量达到1000万,不错,数据很好看,可是使用的人数只有100人,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一种就是下载了app,但习惯体验免费的,一到付费环节就不了了之。那么到底是内容不够优质,还是产品可替代性强,或者是价格因素影响了她们的付费行为呢?早教app包含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即(操作方便-产品效果-功能缺失-产品交互-内容调性-用户服务),根据调查结果调整内容制作,做3~5个内容单一渠道投放,比如微信公众号,然后筛选出效果最优的内容。
新一代父母的育儿知识和教育理念更为丰富,多元。通过网络媒介,如社区,app,微信公众号为三大主要途径。接下来就是把前面测试筛选出来的一条优质内容分别在三大途径做测试,如此不断反复色做AB测试,数据分析,调整优化。一定要把一个产品做专精之后再进行渠道拓展,而不是广撒渔网,结果捞到的都是小鱼。做专精内容与渠道主要好处有两点:第一,增强
来源【全网营销】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